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91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上周末产地价格有所转弱,预计本周产地价格或将小幅波动,以稳为主。
5月30日下午,一场以敬业、担当、实干、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道德讲堂在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员工学校开讲。汾西矿业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学校在家的领导班子成员及教职工学生共计230余人参加了活动。
目前,我们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保持共产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正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一首歌颂教师的歌曲《无名花》拉开了整场道德讲堂的帷幕,美妙的歌声深情演绎了教师像无名的花朵默默绽放的奉献精神,赢得场上掌声雷动。道德品行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据悉,本期道德讲堂的举办,既是员工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也是该校结合实际,体现特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出的创新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员工学校通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伟大道德力量,持续将建校65年来积淀的优良师德师风传承发扬,倡导广大企业教育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守好立德树人初心,担当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全体教师共同诵读的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华经典,让现场观众对师德师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五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煤价几近崩塌,但进口煤加大竞争力度,跌幅也在扩大,价格优势再度显现,市场信心严重滑坡。
在高库存压制下,终端补库意愿持续低迷,甚至部分电厂由于高库存已经暂缓长协兑现,需求释放稀少。目前,港口市场悲观气氛浓厚,利空主导市场,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量以及低需求、低还盘的局面短期难有改善,煤价仍处于下跌通道,并不断探底。上周,环渤海港口少量需求询单,仍以压价采购为主,价格暂无明显企稳迹象。近期,气温虽有升高,但工业用电需求增加有限,沿海电厂日耗略有提升,八省电厂日耗超过210万吨。
造成市场供需矛盾没有明显改善,预计价格仍有一定下行空间,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会跌至700元/吨一线才会企稳。但煤炭自燃期即将到来,非电行业也将错峰生产,曹妃甸和天津等港口堆存的大量市场煤等待下水
近日,市场消息圈再次传出山西某焦煤大矿集团以销定产,市场部分人士心存疑问:这是否意味着要减产?今日智库认为,在目前市场消息真真假假混杂之际,一切当应以官方公布为准,小道消息极易扰乱市场,当谨慎对之。从煤炭工业协会每月公布的十大煤炭企业累计原煤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1-4月,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7.8亿吨,同比增加2303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1.0%。2、进入6月安全生产月,但山西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目前已经进入6月份,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从历年山西省月度原煤产量对比图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月对山西的原煤产量并未有明显的影响,反而,6月份山西原煤产量整体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且从煤炭行业发展而言,暴利的时代已经终结,回归产业链中的合理利润分配,无论是对煤炭生产企业,中间贸易加工企业,运输物流行业以及下游终端企业,合理的利润分配对整体产业而言,都将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具体十大企业排名如下:综上来看,全省原煤产量目标既定,目前省内整体原煤生产维持增量之势,生产符合政府目标轨迹,此时要减产,存疑。因而,此时传出某国有大矿集团以销定产,要减产,试问可能吗?4、煤价回归对中国经济复苏有利就目前市场而言,煤炭价格水平较往年常规水平依旧偏高,而目前我国经济压力比较凸显,煤炭作为我国基础性的能源产品,煤价的回归,使得能源价格成本下降,对于耗能企业来讲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盈利水平,例如钢铁行业,有色行业,水泥行业,物流行业,纺织行业,化工行业,机械行业等。对于煤炭生产企业虽然会降低销售收入,降低盈利水平,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尚未触及到煤炭生产的成本,煤炭生产企业仍有适度利润空间。会议还特别提到各市、各集团要按照签订的责任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煤炭产量上半年实现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煤炭保供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因而,从宏观整体经济而言,煤价的回归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是有利的。对此,今日智库仅从现有确切消息,对山西产量要减,仍然存疑,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官方:2023年山西力争原煤产量13.65亿吨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3年,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3.65亿吨。
3、近日山西已召开二季度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6月6日,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二季度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全面调度1-5月全省煤炭增产保供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双过半工作。截至2023年4月份,山西省生产原煤4.44亿吨,同比增长4.6%
与此同时,分析师对今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充满信心,预计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增长最为强劲。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组合中,煤炭占比超过60%,考虑到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分析师预计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不会减少。报告还指出,随着亚洲国家国内煤炭产量的增长,未来对俄罗斯煤炭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该机构预测,到2023年,这些国家在全球煤炭消费中的份额将接近70%。2023年上半年共开采煤炭2.13亿吨,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1%。在过去六个月里,煤炭需求增长最为显著(超过5%)的是中国和印度,中国增速较快有部分原因是2022年上半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数效应,印度则是在GDP保持快速增长期,对能源的需求也较为旺盛。
IEA预计2023年煤炭消费量将与2022年持平即83亿吨,但他们也强调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消费国的天气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IEA将其归因于电力生产(1-6月增长1%)和煤炭工业使用(增长2%)的增加。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达到创纪录的83亿吨,而2021年为79亿吨。不过目前来看,虽然俄罗斯煤炭出口价格下降,但是俄罗斯煤炭的产量略有增加,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俄罗斯各类煤炭产量3340万吨,比2022年6月增长0.4%,但比2023年5月下降6.9%。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盟国家煤炭消费的减少还不能抵消亚洲的增长,这让分析师们对实现气候目标和保持能源转型速度感到担忧。分析人士解释说,由于乌克兰军事行动造成的能源危机,煤炭作为最廉价的燃料需求大幅增加。
2023年上半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长1.5%,达到47亿吨此外,今年立秋较早,也就预示着迎峰度夏耗煤旺季即将进入下半程,电煤消费水平将进入尾部高位,终端电厂未能在淡季前完成有效去库,或提前放缓采购拉运节奏。一方面,在双台风的影响下,近期全国大部都将迎来较强降雨,之前屡创历史记录的高温天气或难再现,空调用电存在走弱的可能。在工业用电增量有限的情况下,电厂日耗变化继续由天气因素主导。
但下游需求偏少,相对于往年同期的旺季,可以算是极度低迷了,询货实盘很少,几乎没有实际成交。也有部分贸易商认为,终端库存充足,受台风影响,气温较低,日耗较难上升,对后市存悲观态度。
且进口通关政策宽松,下游对内贸及进口煤采购的灵活性较强,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继续维持宽松局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市场整体成交之差。
截止目前港口动力煤市场价格仍然呈小幅下跌态势,整体来看,预计短期内这一趋势将继续。后期来看,在供需仍然偏宽松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港口动力煤市场价格或将继续偏弱运行,维持小幅下行态势。
与此同时,降水的增加,就意味着水电将进一步出力,会挤压火电的市场空间。因此,短期来看,火电发电压力大概率将有所减弱,对电煤的消耗也将减少。受此影响,市场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下移。本周以来,受降水增多影响,南方大部气温高度有限,电厂日耗回落,动力煤市场情绪再次转弱。
有贸易商认为,港口可售货源有限,叠加发运倒挂,价格难跌。再来看中转港,目前的库存水平仍然处于绝对高位。
据中国煤炭资源网了解,当下,市场主流报价中,港口5500大卡在850元/吨-860元/吨,5000大卡在750元/吨-760元/吨,较前期高点下降约40元/吨。从市场上来看,卖方挺价明显,报价下跌幅度有限,虽然价格可议,但议价空间有限,部分甚至还存在捂货惜售的情绪,在高成本的支撑下,并不着急出货。
另一方面,虽然近期受安全检查、降雨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煤炭生产出现了供应边际收紧,但在保供政策导向明确的情况下,煤炭生产及供应仍将保持偏高水平。非电煤方面则任然表现平平,对煤炭的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明显好转,几乎可以不做考虑。
发表评论